新闻中心 分类>>

CQ9为什么国外玩户外的人那么多比如徒步野营啊这种而在中国户外却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运动?

2023-07-07 18:04:5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CQ9电子为什么国外玩户外的人那么多,比如徒步野营啊这种,而在中国户外却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运动?

  常常看到国外男孩和女孩约会经常会去一个露营,或者去户外徒步登山。家庭性的露营出游也很常见,很多家庭都是人手一个登山包,而中国户外活动确是一个非常小众的…

  要吃得了苦、舍得了钱、花得起时间、对装备了解,可能还要有喜欢上户外活动的条件等等等等。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最主体的旅游人群是中年大叔大妈们(不是户外群体,是旅游群体)的原因。他们有几十年的资本积累,要么离退休,要么工作平稳,不再是小年轻儿熬夜、加班、奋斗的阶段,儿女都长大,有了充足的时间。

  但是,即使有钱有闲,在体力和传统心理上,不太能支持他们去做看起来危险的、剧烈的运动,所以大部分停留在被安排得妥妥当当、上车睡觉、下车撒尿的游山玩水方式中。

  回到运动方式本身,以攀岩为例,大部分人会觉得“危险”、“上肢力量要求高”、“体能消耗量大”CQ9、“高度吓人”... ...

  实际上任何运动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简单的小白线,不要求技术,有手有脚就能爬完,也有难度线,没几年的攀岩经验累计,五只手五只脚都不一定过得了。

  (关于户外运动入门秘籍,详见我的小作文儿:户外运动,如何省钱、有效的入门及进阶?)

  户外装备也是另一大众知识的盲区。我这里不是指的一般的城市跑步涉及到的排汗服装呀、跑鞋呀什么的。是类似登山、攀岩、滑翔伞等更专业的装备。

  以露营为例,光装备就有帐篷(依照地点的气候特征或人数,又可以分为一般帐、夏季帐、高山帐等等,也可以以不同需求、活动和形状分等等)、睡袋(也有材质、温度之分)、登山包、登山鞋、登山杖、各种冲锋衣和排汗保温内衣、炉具、多功能工具组合... ...

  每年都有新材料、新功能型装备诞生,而每个技术性装备都需要常年累月的使用经验来熟练掌握。不同的气候条件、活动细节、地理状况,需要挑选不同的类型的装备

  每一项都需要自己的户外经验或去获取别人的使用经验。知识量太大,稍不注意就是一个坑,足够把刚想了解户外运动的人吓到。

  别说远了,中国的户外,相比日韩,发展算晚的(但现在正是高速发展期),这从韩国早期便出了众多登山家、日本的户外用品产业十分繁荣等侧面能够凸显。

  如今慢慢的户外群体在增长,相应的从业人员和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户外品牌也在蓬勃上升、本土品牌在接受考验和充满机遇、从业标准也在渐渐明确、保护自然的意识也慢慢为户外者熟知和遵循... ...

  之前去四川徒步,美其名曰是所谓的“保护区”,但一路上不断有货车来来的运送砂石,并倾倒在原本双脚走出来的小路上。沿途的植被都被各种程度的破坏。我们坚持自己重装徒步马道(旧时的当地人和动物走出来的小路),力所能及的减轻对自然的伤害,却遭到当地向导的不理解:明明有木栈道搭建的好路、有驴,为什么要折磨自己?

  我希望更多人能走出去认识山野、重新认识自己,这也是户外的魔力,但也十分矛盾。有时看到自然被追逐商业利益或大批没有保护意识的人破坏,也是实名制的痛心疾首。

  比如,对整个幽静的山谷大兴土木,大面积破坏山体修建宽阔的水泥栈道,甚至炸山拓宽道路好让电瓶车通行... ... 又比如,成车的沙土运进高海拔自然保护区、倾倒并覆盖在脆弱的高山草甸上,只为让更多游客能前来、方便在上面行走和踩踏... ...

  这些伤害都是无法恢复如初的,而当户外发展起来的同时,户外相关人员没有保护意识、首当其冲的破坏自然,往往杀伤力比游人本身更大。他们才是应该站在保护自然和传播保护意识最前线的人。

  撇开冒险精神/不能吃苦/体格太差这一类的因素不谈,这个其实是一个生活方式上的差异。

  国外普遍“好山好水好寂寞”,平时没有什么可以玩的,城市化程度没有那么高,很多真正的户外环境(国家公园,州立公园,国家保护区等)离主要城市都很近,所以户外运动和自然教育在西方家庭里很普遍。很多年轻人从小家里车库里就堆了乱七八糟的汽车野营(Car Camping)的大帐篷,炉子,充气床垫等;有狩猎用的猎枪,弓箭和迷彩服;滑雪板;自行车;飞钓(Fly Fishing)等等。家长也会玩这些,带着小孩一起玩。同时,由于爱好者众多,相应的开发等人文环境比较适合大众进行户外运动,且对自然的保护深入人心,很多户外运动资源得以被爱好者们开发利用。周末就能开车去野外攀岩,滑个雪什么的。

  国内的城市密集,想找到一块真正深入大自然的地方不容易。外加中国国家公园或省级自然公园系统没有建立起来。就算有些地方有类似的公园,也被开发得不像样子,建石阶,修亭子,立假山,题大字,然后圈起来收门票。整成这个风格,再好的地方也糟蹋了。(类似还有一个事情:之前听说在河北某处有一块很好的攀岩场,周围山清水秀,是攀岩爱好者发现并自主开发了很多攀岩路线。本来是一个开展攀岩运动,进行培训的好地方,但是还没等那个地方火起来,因为当地有开发商挖土方,把岩壁给挖塌了,然后那个地方也就再没人去了)。

  而国内则是近十几年才慢慢开始有人玩真正意义上的户外运动的。很多人并不知道有那些运动的存在,见都没见过,怎么会想去玩呢?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民众的富裕程度其实很利于户外运动的发展,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在提高,关键是要有普及和教育,而不能单单归结于没钱/户外运动花费大这类原因

  最近陪我媳妇看芒果TV的一个最近很火的综艺,几个明星的老婆去瑞士玩,老公们在国内演播室里同步看。节目组安排了去登一座小山,都是土路步道,没有台阶,有部分路段是需要手脚并用攀爬上去的,为了安全考虑需要戴头盔。上山单程40分钟左右,这其实是特别特别简单的路线,但是节目里能看出来,所有人都觉得:“哇没有想到竟然都是要爬石头的这种登山”,“真的太吓人了太惊险了”,“感觉自己能有勇气爬到这样的山顶简直太厉害了”(真的不是为了节目效果)。

  包括演播室里的明星丈夫们都有类似的感叹说“从来没有爬过这样的山”。但是这种山/徒步小径/简单的攀爬在国外真的是满大街都是啊!然后节目里明星们都是穿着那种大下摆的潮牌服装…然后戴着登山头盔,显得极其违和……

  这些年发展较快的户外运动主要有滑雪和潜水,但是参与人群依旧集中一二线大城市,且两个圈子的人群有很大的重合。这些人是拥抱这种“户外运动的生活方式”的,且会觉得有些这种爱好“很酷”,很新潮且与众不同。但是即使是滑雪和潜水,在国内依旧是极小众的运动,很多新加入的爱好者也都是因为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玩,所以也开始学,开始考证。大多数人对于户外运动是持“遭这份罪干嘛”的态度。“花钱找罪受”这句话也是我家人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打个比方,之前知乎有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开始接触登山并喜欢上这个运动的?答案里有很多都是:爬泰山,爬华山这一类的“登石阶”运动。户外运动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只限于:爬山,野营,徒步,漂流,飞索,蹦极等“景区”娱乐游乐项目。大部分人对于户外运动和喜欢户外运动的人的理解程度,依旧停留在“哦!驴友啊!”的水平。

  因为之前在班夫山地电影节世界巡展中国展工作过,来看电影的人群都是多少接触过一些户外运动的。在调查问卷里“参与过什么户外运动”这个问题,答案普遍都是自驾,徒步,穿越,跑步等,偶尔有滑雪,潜水,很少有山地自行车,攀岩,攀冰,登山,滑翔伞,溯溪,皮划艇等。给我的印象是,很多人似乎将户外运动和自驾/徒步划上等号,并不是说不同的户外运动分高低贵贱,而是说很多人忽略了户外运动所包括的其他形式的运动和自己从事这些运动的可能性。

  我觉得很多时候之所以没什么人参与某项运动,是源于对这项运动的不了解。周围没有这样的人,也没有专业机构来推广或参与体验,根本接触不到,更别谈喜欢了,自然不会有人去做这些事情。

  城市化让很多人变成了“City People”,而“Mountian People“变成了小众群体。户外运动这个概念在国内还没有多长时间,需要慢慢积累沉淀,等文化形成了,大众对户外运动都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拥抱的心态,户外运动就会和像篮球,羽毛球,健身一样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生活方式。

  个人觉得,中国户外之所以发展的这么慢,很大程度上是国内户外教育的缺失,缺乏合理的引导和宣传。户外给普通大众的概念就是危险的,必须要专业知识专业装备才能玩的。

  周末,收拾装备出行,满载的重装包显得有几分沉重,家人凝视的目光让你说不出话来,是忧心还是怎地?

  和外出打球、公园散步一样,当户外融入我们的生活,背包出发只是稀疏寻常的事情;但在亲友眼里,却有些不一样?

  最重要的是,好好一个周末,不在家里待着,出门折腾啥?(封面图片/叶尼塞)

  回到大众的视角来看,为什么会对户外运动形成容易迷路、会被砸伤、扭伤脚、都是悬崖峭壁这些固有印象?

  一方面是新闻报道客观存在这些现象。如2019年1月13日西安鄠邑一景区瀑布冰柱突然坠落,9名游客被砸伤,一人重伤。

  此外,即便是北京东灵山这样成熟的路线,也有不少游客迷路,社会力量出动救援的“新闻”。难免会令吃瓜群众产生不好联想。只是笔者偶尔也有困惑,新闻报道里受伤的,怎么总是游客?

  “安全意识、保护装备、经验技能”是户外人明显区别于普通游客的三点。首先是安全意识:在冰季末端,随着温度升高,落冰乃至冰瀑断裂的概率都将逐渐加大,应当远离;其次是保护装备,倘若进行攀冰活动,接近冰瀑就必须佩戴头盔。

  经验与技能也是关键,可以帮助攀登者判断哪些冰瀑可以安全的接近攀爬,而对于普通游客来说欠缺的正是这些。

  由于户外运动的特殊性,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比如山区小气候导致的迅速变天等,一有处置不当也可能造成连锁反应,带来如失温、迷路、滑坠等后果,造成一次大的事故。

  这也是海恩法则的原理:每一次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此外,同样有几分圈内风气使然的缘故:“我有故事,你有酒吗?”所谓故事,便是路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故。至于这些“事故”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是否由主观原因造成,是否人为采取措施即可避免发生,少有人深究。

  这是在2018年12月,网名为“倾月”的一女子徒步穿越小五台山,行程里一路意外不断。“两日未食”“发生滑坠”“差点魂断小五台”,看到这些描述性词汇,作为读者几多揪心。

  细读下来,却发现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户外小插曲,而是一个堪称经典的反面教材。队伍的组成、对目的地山峰的认知、物资的计划、行程的安排(出发时间和下撤时间)、突发意外的处理等多个方面均存在严重的认知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面说到的几项,都属于“户外新人”可能犯的常见错误。或许也正是因为深究太少,看客太多,暴露出的认知问题才层出不穷。

  从这个案例出发,笔者试图向公众传播一些靠谱的户外理念;因个人对户外认知错误而引起的事故,实在要不得。

  队伍的组成:队长欣月(文中自称为二胡队长)、从来没有户外经验的聪聪(欣月的徒弟)、土豆同学(负重50多斤,背着两个帐篷三个睡袋和所有人总装备80%)

  错误地方:队长和其中一个队员基本不负重,一行三人的装备重量基本压在土豆一人身上;

  危险行为:帐篷(遮风挡雨)和睡袋(保温)两件最重要的装备没有各自携带,一旦行进过程中三人分开或遭遇其他意外因素,如大雾导致的走失,风险将大为提升。最显著的例子是在鳌太,近年来发生过多起。

  正确思路:约伴组队,三人能力大致相近(形成互补最佳),基础装备(露营装备)各自背负,公用装备分摊,照顾女生适当少些,男生适当多些。

  对目的地山峰的认知:文中称“从北台登顶过北东山脊,再到中台、西台最终到南台下山,也不过54公里路程,2-3天足够了”

  错误地方:对目的地季节性变化了解不够,正常穿越季节如春夏秋三季来说,2-3天完成五台连穿是OK的,对于越野跑或FKT玩家来说甚至可以1天半的时间完成。但是小五台地区冬季气温却可以低至零下30度,与传统穿越不可同日而语,真正意义上的冬季五台连穿,实际上少有人能完成。这是小五台山区的气候特性造成的。

  危险行为:任何时候对行进路线的懵懂,尤其是对山区气候的不了解,都是致命的。

  正确思路:冬季小五台连穿,仅就北东山脊来说,完全可以作为初级技术型雪山的训练场所,何况是五台连穿。冬穿北东山脊此前也是北京某著名高校社团定点冬训的路线。

  物资的计划:“路餐随便买”“两只道口烧鸡“”2大袋面包“”7袋能量餐“。

  错误地方:仅仅从三个成年人(两男一女)在野外日常消耗的食物来说,考虑冬季行进路线中有积雪(体能消耗更大),三天的食物储备量也不足;此外,没有准备备份食物,因为对于冬季小五台山穿越来说,延迟出山(非计划出山)是常事。

  正确思路:冬季”虐线“,食物配比要合理,考虑轻量化的基础上也要考虑摄入能量,正餐(营地餐)来说可以考虑速食米饭(如山之厨、山屋、韩国高山食品),复杂一些的可以考虑千食谷米饭包,额外带一些鸡蛋灌在脉动瓶里,配合油盐、米饭煎炒)。

  行进中路餐可以考虑坚果类、果仁类、地域性的特产如新疆的馕,老面包等。早餐可以考虑速食粥(加水即食),面条等。此外携带一些增加幸福感的粉末冲剂也很有效果。

  行程的安排:出发时间“睡到日上三竿,不慌不忙的出发“”食物耗尽需要下撤时坚决不肯下撤“

  错误地方:行程既没有计划也没有执行。文中开始提到了”2-3天五台连穿“的计划,但是实际出发时间过晚。并且由于路线不熟悉,中途还走错了路,耽误了时间,最终只扎营在北台前的垭口营地。最大的错误是在所有食物消耗干净的前提下还坚持向前方出发执意登顶北台最终引发各种意外。

  正确思路:保障休息的前提下,第二天尽早出发。提早规划好路线,通过轨迹导航、以往攻略等方式了解岔路口情况。对于正常计划五台连穿的队伍来说,不考虑积雪因素,第一天营地应该设置在北东山脊以后、东台前方才合适。考虑积雪因素,也该考虑”关门点“,根据携带的物资和行进的速度,及时调整路线。

  长线穿越中关注自身的体能状态与物资储备,设置好关门时间。在食物即将耗尽的情况下,应该尽快下山。

  突发意外的处理:”滑坠“”找救援“”希翼于直升机“”责难队友,无法冷静“”磨蹭到太阳快下山最后无奈摸黑下撤“

  错误地方:缺少对现场环境的评估,缺乏经验判断和自救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正确思路:首先进行现场环境评估(个人安全,同伴安全,受伤程度),第一时间在同伴帮助下转移到安全地带防止二次滑坠(从文中看这一过程墨迹了很久),评估受伤程度CQ9,尽可能快的进行下撤(从后文看依旧墨迹了很久)。山野中,因为外界救援力量的介入需要时间,在现场具备自救能力的前提下,应当第一时间进行自救。

  笔者从来没有宣扬”户外没有危险“的意思,事实上,任何一项户外活动只要进行中就必然存在风险,但是”风险控制“的严格、计划的充分、应急的完备,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活动的风险。

  就以上面这个”反面教材“为例,换一个思路,换一种做法,还会出现这么多的“意外”吗?这些“意外”,也只是在为儿戏一般的行前准备和一些关键节点的错误选择买单罢了,早已注定。

  我们应该宣扬的绝非”户外危险论“或”户外无风险“,而是”户外风险控制“。倘若某一天有朋友告诉你,那些悬崖峭壁上的攀岩、岩降事故的概率比开车还低, 不用吃惊,规范操作你也可以。

  3月17日,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举办了一场纪录片分享会,来自瑞士的探险家让.托莱(Jean Troillet)出席了影片放映并接受观众的提问。

  其中有多位观众问到了生死问题,观众们下意识的认为冰天雪地,极高海拔环境下的登山运动是极其危险的事情,有很大概率意味着死亡;在翻译的沟通下,我们也能看到让.托莱先生脸上的丝丝苦笑。

  部分提问的观众意识到登山环境的恶劣,但是由于对这项运动缺乏基础的了解,忽视了登山者们控制风险的部分。

  比如让.托莱先生从一名登山爱好者成长为一名IMGA国际高山向导(目前国内尚无一人通过该项认证)在学习方面付出的努力。

  诚然,谁都可能殒命高山。毕竟连Ueli Steck(瑞士机器)这样曾经我们认为永不坠落的巨星都传来遇难的消息;但是,不同人,哪怕做同一件事,需要承担的风险也是截然不同的。

  当笔者听到观众提问让.托莱先生:“您登山滑雪时是否惧怕死亡”时,笔者的内心也是充斥无奈。蝼蚁尚且偷生,生而为人,怎会无惧生死?只是更多时候遵循内心的选择,在自己可接受的风险底线上进行活动罢了。

  皆是芸芸众生,人都有擅长与不擅长的领域。所谓成熟,便是有了自我判断的经验与标准。即便事有不利,自有权衡利弊下的自我抉择。毕竟每个人所能接受的风险程度完全不同,来自第三方的担心往往显得格外多余。

  一样话,百样说。户外人“玩命”吗?户外人“惜命”吗?作为户外人,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Alex Honnold主演的《Free Solo》荣膺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借着奥斯卡的热度,一下将攀岩运动推向大众视野,街头巷尾都在热议,甚至不懂攀岩的朋友也来问笔者:“你们玩攀岩的这么刺激啊?非死即伤啊”。

  听到这样的问题,笔者内心也是淡淡忧伤,因为这意味着周末背包出门又要面临一阵唠叨了。

  Alex Honnold的攀登方式free solo,翻译成中文是单人徒手无保护攀登,是攀岩里的一种攀登方式。攀岩里更为常见的还有运动攀和传统攀,都是在有保护(绳索和保护点)的前提下进行攀登活动。

  显然这很好理解,不同的攀登方式(有没有保护),决定攀登者需要承受的风险截然不同。而free solo只是攀岩运动里非常少见、极其少见的一种攀爬方式,少见到绝大多数攀登者终其一生也不会选择尝试。

  电影里Alex Honnold独攀酋长岩,中国攀登者何川老师也独攀过华山南峰大岩壁,同样是独攀(单人攀爬),同样是对意志力与心理承受力的考验,同样是内心无比自由的攀登,但是不使用绳索的free solo和使用绳索的rope solo便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攀登,自由攀登与器械攀登也完全不一样,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完全不一样。

  这种“私人”,意味着,同一种户外运动如攀岩,也可以在不干扰他人的前提下自由的选择不同的方式。

  户外人是自由的,这种自由表现在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不会有太多来自外界的影响——诸如太差了、太慢了、太怂了。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你轻易的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那只是心态不够成熟。

  而走向成熟,树立起对这项运动的认知正是关键。你会怎样看待户外带给你的喜悦、悲伤、恐惧?去思考,基于怎样目的,让你背起背包,走出家门,奔向户外?

  无论是徒步、登山、攀岩、骑行、越野、还是各种各样的水上运动都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户外,只是因为我们遵循内心的选择,在世俗的纷扰之外找到一片宁静空间。最重要的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喜欢。

  我们从来不会试图无限拔高户外运动,只因它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无关乎什么崇高与探索,只是因为你热爱,你向往,所以你参与,如此简单。户外和生活从来没有格格不入,而是始终息息相关。

  或许,这就是对户外人“玩命”还是“惜命”的最好回答;未必总是8000米云端之上的波澜壮阔,也未必都是深入地心的探索未知。

  不断突破自身极限,向往更远方的风景、更广阔的天地只是户外群体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一个印象,这是户外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还有一席清风,两壶温酒,三盏清茶,好友闲处的营地时光。远处夕阳西下,如此周末也只是寻常。

  说到户外登山,一方面,每到节假日各大风景名胜区人满为患,山海不见尽是人潮;而另一方面,诸多小众户外路线进入公众视野往往是以“某某驴友失踪”等负面形象。

  作为一个户外人和半从业者,深知我国户外资源极其丰富,但对于开发户外资源的方式,说是痛心疾首也不为过。

  发现我国所有户外景区的游览模式都是这样。买票进入园区后,可坐车从山脚到山腰,再从山腰坐缆车到山顶,到山顶再由观光车载着一群又一群的游客到一个另一个景点。

  哪怕部分游客会愿意自己动腿多爬一爬,可是走的,也只是一条蜿蜒而上的水泥大道,爬山体验极低。

  可户外运动,偏偏是一种特别注重于体验的运动方式。它是一组在自然环境举行的带有探险或体验探险的运动项目群。包括登山。其中多数带有探险性,属于极限和亚极限运动,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刺激性,拥抱自然,挑战自我。

  我在山野徒步时,除了着迷于美景,云海星空之外,还对徒步过程本身特别享受。从计划行程,搜集资料路书开始,到背包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头,体会身体慢慢到达极限的感觉,并突破它,感受自己的力量和生命力,以及在饥肠辘辘下饕餮一顿路边野餐,都是独特美妙的体验。

  这种体验是户外运动独有的,也是其吸引力所在。而在景区是无法体验到的。缺少强烈的正反馈,自然无法吸引更多地人。

  同时,过度开发的景区,因为其开发投入成本大,也造成“门票贵,高消费”的局面。普通人想把其当做周末休闲之地,也得掂量一下自己的钱包。

  对于历史文化名山,这种开发方式可行,以方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观游玩瞻仰。但是对于一些本是由户外爱好者一个接一个走出来的小众路线,不应如此。

  所以也经常听见身边“老驴”们抱怨,某某地方又开始开发了,过不了几年就会圈起来收钱。的确,这种现象十分普遍。

  很多户外路线,全程都是荒野状态,没有任何的公共设施建设。连最基本的路标,也是靠驴友自己绑丝带。

  与之相比较的是,欧美地区的国家步道建设,如著名的“美国太平洋山脊国家步道”和欧洲“圣地亚哥朝圣之路”。在基本保留路线自然状态下,修建一些最基本的公共设施,如路标,安全屋,取水点等。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自然的同时,给予安全保障。既保留了独特的户外体验同时,降低了门槛CQ9,提高了安全性,自然会吸引更多地年轻人。

  因为人多啊,比如你约妹子出去郊游,城市周边但凡有点树有点水能通车的地方,周末绝对跟菜市场一样,所有情调绝对一扫而空。不通车的地方,你要带帐篷,睡袋,食物,水等负重起码50斤吧,你总不能让妹子帮你背吧?等到了地方累的跟孙子一样倒头就睡,半夜还被硬邦邦的地面搁的睡觉姿势都摆不好,一晚上啥也没干。你说亏不?

  如果你选择约妹子逛街,悠悠哉哉就是一下午,买个包包口红啥的,到了傍晚再吃个生蚝啥的一补,看场电影结束后,酒店房间一开,体力充沛大战300回合都不成问题。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