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来我们聊聊山地车BOB

2022-11-25 20:04:0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嘿,朋友,准备买车了?入坑了?那你想买什么车?买了车打算怎么骑?你对山地车了解不?

  目前的山地车,从近10年来的流行趋势来看,比较主流的分类主要有:XC,Trail,AM,DH,FR这5个大类。而从这5个大分类中,又细分出了若干的小分支。

  竞速车种,竞技性非常强的一个车种,世界上主要的山地车比赛也都是以XC为主。从骑行环境来说可能80%是上坡及平地,下坡对XC来说只是一种过渡。并不是这个级别种所主要针对的方向。从器材方面来说,前叉行程大约在80-100mm左右,车架以硬架为主,国内做得比较杂,什么档次都有。(这一类车也是入门骑友选择最多的车)

  目前软架XC比较少,有竞争力的车型也集中在一些欧美品牌上。这个车种的最大特点是骑行强度,对体力要求很高。

  这也是最泛指的山地车穿越车种,可能更多的是业余车友骑行,不是特别考虑竞技性。这也许是实际车友最多的一个车种。骑行环境上来说其实跟XC差不多。上坡和平路可能占70%,下坡的比例以及难度可能会达到30%左右。器材上,Trail车种的前叉行程一般来讲应该是100-120,车架为硬架或者是行程4-4.5英寸的软架。这个车种的最大特点是骑行强度以及技术要求比较低,玩家从中可以享受到更多骑行的乐趣。

  全地形车种,玩这个需要车手同时具有一定的体力以及技术。既然是全地形,就以为它的骑行环境可能是上坡、平地、下坡各占1/3。上坡的体力要求,下坡的操控能力,以及通过障碍的技巧都需要掌握一些。器材上来说前叉一般在120-150可调节,车架基本上以行程5-6英寸的软架为主。(现今已经基本固定在5.5-6英寸这样)硬架有,但是很少。在中国比较容易买到的也只有Santa Cruz的Chameleon了。AM的玩家可以说是真正懂得享受的山地车玩家,他们会挑战各种未知的艰险地形。当然,他们也能享受到大自然最优美的风景。

  EN = Enduro耐力赛,EN属于AM的强化版,简单来说可以讲是高强度的AM。下坡的比率将会超过上坡和平路。上坡+平路可能约为40,而下坡可能为60%。器材上来说,前叉为120-160mm可以调节,车架主要是6-6.6英寸的软架。这个级别的玩家已经可以玩一些高速的下坡以及小高度的落差。

  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纯下坡的车种。可能只有10%左右的平路+90%的下坡,几乎不会有上坡。道路一般是天然的山地下坡路+人工修护。这是一种纯粹追求速度的玩法,对于车手的操控技术有最高的要求,丝毫的差错将使你的成绩名落孙山。DH的器材规格目前来说比较统一:前叉行程一般都是200mm,车架行程在8英寸以上,中轴规格83mm;后轴规格150*12mm。这样一是为了强度,二来用户购买零件相对比较方便。

  不讲究速度,纯追求技术的玩法,骑行环境中包含了70-80%的下坡以及少量的平路和上坡。加拿大温哥华North Shore以及Whistler的山路上就有很多这样的道路,对技术和操控的要求极高,尤其是车手的平衡性,在那些独木桥上更加显现无疑。器材上来说,前叉主要是160或是180的行程。车架行程一般在6.5-9英寸之间(是的,你没有看错,9英寸)。玩家追求的是玩技术和胆量以及挑战一些刺激的路线。这里还要提一下,著名的Red Bull 红牛坠山赛其实属于FR而不是DH,因为它是由评委打分而不是看时间快慢。在国外的资料上一般将红牛坠山赛定义为Extreme Freeride极限自由骑。

  FR 是10多年前源于加拿大的一种骑行方法,自由骑,想在哪里骑就在哪里骑,想怎么骑就怎么骑。技术性为主,速度其次。经过多年演化,目前又细分成了若干更加具体的种类:

  DJ=DirtJump土坡腾跃:这种玩法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对场地要求简单,只需要一块空地,一些土堆成锥形或是梯形的土包。沿着斜面起飞,飞到空中后降落在另一侧的斜坡上。在空中可以随性做出各种花式动作。给人的感觉是很炫,很刺激,也很开心。这种车对器材要求不高,一个比较结实的车架;一支行程在80-100mm的比较结实的前叉;简单的传动机构;一个后刹车甚至没有刹车都可以。

  4X=FourCross四人对抗赛车:4个选手一起出发,在人工修建的含有各种障碍的场地里同场竞技,最先到达终点者获胜。这是所有山地车里最火爆最刺激的一种。选手之间允许合理的身体冲撞,比赛中翻车事故比比皆是。绝对是刺激的选择。赛道是人工搭建的场地,会有转弯墙、土坡等各种障碍。器材方面跟土坡车很接近。硬架或者是3.5寸左右专门4X的软架;100mm的前叉;反映灵敏的变速和传动装置;当然护链器是必备的;4X的比赛对选手的技术要求也是相当过硬的。既要求有DH选手那样的操控能力,又要有非常强大的爆发力,还需要超群的腾跃技术。BOB很可惜,在国内几乎就很少有这样的专业场地以及比赛让玩家去参与。

  ST=Street/Urban街式车:大多数玩家都会在城市的街道或者街边上玩,玩这种对场地几乎没有要求,一个小空地,一条空旷的马路都可让Street玩家发挥自己。简单的豚跳(Bunny Hop)、后轮骑(Wheelie)、后轮滑(Manual)、前轮滑(Nose Manual)、360转身(360)等动作就可以让车手玩上一个下午的时间而乐此不彼。器材上跟DJ差不多,一个结实的街车车架,一支80-100mm的前叉,一套不错的刹车(可能只有后刹,甚至无刹车),单速的传动就够了。

  SS=SlopeStyle花式下山:近几年新开始流行的一个自由式玩法,有点类似飞包。但是需要推土机在倾斜的山坡上堆出很多巨大土包,以及各种技巧类障碍物,选手利用地形起跳在空中完成各种特技动作。因为这种玩法过于需要地形的支持,所以这样的玩法在国内,基本上只能看录像或者是照片。器材的线寸左右的车架。

  山地车就尺寸而言,可以从两方面来讲,一是轮径,二是车架尺寸。山地车轮径一般分为26,27.5和29三个尺寸,但也有24甚至更小尺寸的攀爬或童车。

  作为入门的骑友,主要还是从26,27.5和29三种尺寸中选择。轮径的大小和通过性成正比,与操控性成反比。目前,山地XC赛一般选择29尺寸的多,这对车的操控要求也相对高一点。27.5尺寸操控相对灵活,而车友入门骑友购买第一辆车选择26的较多。轮径方面主要还是看个人偏好。

  至于车架尺寸方面,目前主要从15寸到21寸不等,当然也有更小或更大的。另外,各个厂商的车架尺寸也略有区别。以下简单介绍一下身高大致对应的尺寸。

  作为初学者买车,我的建议是如果你的身高165,BOB那就去买15寸,要是175就去买17寸,尽量靠近小一号的选。

  作为入门骑友,通常大家选择入门型的山地车预算都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那么这个价位的山地车该怎么去选呢?很多朋友在初到论坛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预算3000,选什么车,求大神推荐。”

  我个人觉得吧,入门车型,BOB3000内的,主要还是考虑耐用,所以尽量选择捷安特、美利达、喜德盛等相对知名的牌子,便于购买,也便于维护和维修,同时质量方面也有保障。进阶的车友,可以考虑闪电、大C这几个牌子。同等价位的情况下,各家配置上区别不大,性价比差异并不是特别明显,所以我觉得完全可以看自行车的外观和涂装来选择,当然了,作为入门车友选车,我觉得更应该看中的是售后服务这一块,毕竟买车是为了骑车,骑车就会有大小的问题出现(多说一句,各位入门的骑友,不要觉得3000块的车非常厉害很无敌,其实作为老鸟,我想说,3000的车也就是辆好骑的车而已,该出故障还是会出故障,有小问题也会很正常。平时见过一些入门骑友天天缠着车店老板调车,一点点不适就说车有问题,说实话有点无语),菜鸟和老鸟的区别就在于对车子结构、性能方面的了解和维修能力。

  如果要是组车的线以上再考虑组车,因为目前各厂商对入门车型这一块的竞争很激烈,5000以下的整车配置的性价比已经直逼组车了,所以身边朋友找我组车的时候,低于5000的预算我一般是不建议组的。

  至于具体的配置方案,因为大家预算不同,喜好不同,所以方案也是多种多样。但我自己的组车偏好是车架和轮组占大头,传动和前叉次之,BOB脚踏和坐垫要稍微多花点钱,油碟偏爱岛野家。传动系统里,预算够的请把牙盘级别调高一个档次。这样做的原因在于车架和轮组基本上决定了你跑起来舒服与否,牙盘对于发力十分重要,脚踏是你可以花比较少的钱就能提升骑行感觉的零件,坐垫关系到你的舒适度或者是更好的发力。至于前叉,如果你平时郊区跑的少或者烂路不多玩的不激烈的话,油簧都足够你用,就不多作评论。

  美国的避震器厂家,这个基本就不用说了。应该是广大车友心中神一样的存在,装X利器。价格不菲,早几年至少都是三五千的级别,这两年为了竞争中端市场,也有两千基本的叉子出现了。

  算是最早开始做避震前叉的那一批厂商,后来被美国SRAM收购,经典的SID系列是我的最爱。产品线比较丰富,几百都几千都有,车友们也见的多。

  原在ANSWER PRRODUCT 旗下,07年被HAYES一并收购。后置叉桥涉及辨识度比较高(当然了,DT前叉也是采用后置叉桥)。其大行程的前叉性能十分不错。在国内,车友们见的比较多应该是R7系列前叉,入门的M30,以及R7LTD,PRO,MRD等。口碑还是不错的。但个人感觉是刚性略显不足,特别是对体重大,或者XC比较激烈的情况下。

  台湾荣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实际上是日本的一个品牌,1912年ShikanosukeMaed在日本长野本州岛开办铸造厂开始, 1991年公司开始逐渐转移台湾,而荣轮也最终被同化为一个台湾品牌。对于SR Suntour品牌来说,XCT、XCM、XCR已然被普通的车友所认识,入门级气叉“神叉”的名头更是在广大车友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性能也较为稳定。

  在欧洲的一些大牌车上常常见到,比如NICOLAI BMC一类的,一些顶级车上也有用。因为其后叉桥的设计,很多车友误认为是马尼托,实际上DT可以算是毒品级的,重量轻,在赛场上总能看到它的身影。

  其独特的Lefty、Fatty前叉很有特色的产品,在全世界拥有众多爱好者。__dale凭借其独一无二的品牌魅力,与FOX,MANITOU等进行技术合作,诞生了有SPV、terralogic、RLC功能的Lefty前叉,BOB再加上内外叉筒之间特殊的4排滚针滑轨,倒冲设计,结构完全区别于普通前叉,各方面性能都非常优异,其价格也不菲,可惜因为特殊尺寸头管,在大多情况下只能用在C记自己的车上。HEAD SHOCK就是头管避震,是LEFTY出现以前的老产品了,避震系统做在头管里头,这样叉子的反映可以很灵敏,也可以做的很轻(一般在1200克左右),可惜因为头管特殊,只能用C家架子,且不能转接。

  除了刹车,MAGURA还有避震产品,它的叉子以前评价并不是很好, 但近些年稍有起色,其独立开发了前后双向叉桥设计,拥有了MANITOU那样的纵向高刚性 也获得了MANITOU所缺乏的侧向刚性

  公司名称:台湾达建工业(金达伟)RST品牌以低价位和在全球自行车市场的广泛运用,改变了避震只能属于高价位奢侈品的现状。印象中早期很多捷安特的车子都用RST前叉。近年来因该品牌价格攀升,及台湾地区SR、SPINNER等品牌的直追导致该品牌近年市场占有略有下滑。我自己用过RST CHAMP冠军叉,前两年刚出来的时候要1598,现在闲鱼750左右可以买到全新的,给我的感觉是比三拓神叉好用。

  算是四大品牌前叉之一,产品线相当丰富,产品以强度和可靠性著称。但国内销售不太多,车友们见的也不是很多。

  顾名思义,就是以弹簧作为避震介质的。主要用于低端叉,其结构简单,一般都是在前叉的一边有一根弹簧,或者两边都有弹簧,一般前者居多。这种叉子成本低,价格不贵,名牌的一般在300元左右,BOB二线元上下。这种叉子一般都具有软硬调节功能通过压缩弹簧来获得不同的软硬,同时,要损失一定的行程。一根标称80mm的叉子在调到最硬的清况下,会损失20mm左右的行程。

  这个词要分开来理解:油阻+弹簧。这类叉子就是在上者的基础上,在弹簧的另一边增加了油阻尼。油阻尼就是使用油调节弹簧回弹的速度快慢。这类叉子一般在调节软硬的基础上,同时具有回弹调节,锁死功能,部分具有行程调节功能。目前市面上品牌入门山地车基本都使用这一类前叉,但这类前叉产品价格差别很大,从400-1000元不等。一般情况下,这种叉子重量上没有优势,但是锁死功能在平路和爬坡时能体现出较大优势。

  这个和上面的油簧叉类似,只是用气压代替了弹簧作为避震介质。通过打气来调节软硬。一般对于不同体重的车手,会有不同的气压值对应。Rockshox 的TORA,Manitou的R7就属于这类产品。这类前叉由于使用空气代替了弹簧,BOB所以重量上可以更轻,一般都在1.8kg以下。但相对来说,价格更高,一般都在1000以上,但目前入门级别的也有700左右的。这类叉子同样具有回弹,锁死的功能。

  比如Rockshox中高端产品就是采用正负气压, sid team就使用了这种技术,这种叉子更轻,重量在1.6KG左右。相对价格更高,一般都在3K以上。BOB

  FOX将这种技术在的其X系列的产品上。其主要特点是,当车手送从面向下压避震的时候,避震并不动作,而在骑行过程中,当路面不平坦时,从下面传导上来的力可以让避震动作。这类叉子非常昂贵,价格在5k左右。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搜索